第三十五章,日月山河还在,大明江山永在!_盘点历史意难平,从汉末郭嘉开始
全民小说网 > 盘点历史意难平,从汉末郭嘉开始 > 第三十五章,日月山河还在,大明江山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五章,日月山河还在,大明江山永在!

  【……洪熙元年五月,明仁宗朱高炽暴毙,其子朱瞻基从南京匆匆赶回上位登基,是为明宣宗。

  即位之初,朱瞻基出于对其父暴毙的怀疑,以及常年跟随朱棣混迹军伍的军人做派,最终以继承其祖父朱棣遗志为由决定不再回迁。

  而察觉到其意图的南地文武大臣为了避免被其坐稳皇位后清算,便暗中联络汉王朱高煦以建文朝故事挑拨,试图再度掀起一场靖难之役。

  但因朱高煦是过来人,知晓朝中文武大臣的心思,不愿受他们摆布的他便在假意配合起兵后临阵投降。

  而朱瞻基本人对此也有所猜测,所以在其二叔投降后便没有为难,只是将其软禁在了京城。

  名为囚禁,实则就是闲住。

  随后,朱瞻基为了避免与朝臣直接决裂,开始组建内阁并提拔顾命大臣三杨等人为内阁大臣参赞机要,以此放权换取朝中文武的支持拥护。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对于他的隐忍退让,朝中大臣并不领情。

  毕竟朱家天子的刻薄寡恩已经在朱元璋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命只有一次,谁也不会拿自己的命赌未来皇帝的网开一面。

  所以,在朱瞻基隐忍退让后,朝中文武开始再度串联,一边暗中谣传朱瞻基是矫诏上位,皇位本属于朱高煦。

  一边以‘朱高煦罪不至死为由’向朱瞻基求情,以此凸显朝中大臣向朱高煦之心来挑拨离间,激朱瞻基杀朱高熙。

  因为在他们看来,朱瞻基少不更事,而朱高煦久经战阵,杀伐无双,且麾下大多靖难名将跟随,如果能挑拨两人互残,不管最后谁赢,他们都稳赚不输。

  朱瞻基对此也心知肚明,可惜朝中早年跟随永乐帝南征北战的武将勋贵因为害怕最后落个蓝玉一般的下场,便在朱瞻基势单力孤时选择了袖手旁观。

  最终,因缺少帮手对抗朝堂文臣的朱瞻基无奈,在其自身心底对其二叔那一丝始终挥之不去的忌惮催发下,以决裂的方式烹杀其二叔朱高煦迷惑朝堂文臣。

  而暗地里,他开始大批启用太监教授他们识文断字,试图效汉末、唐末故事,组成宦官势力与文臣争权。

  期间争斗到激烈处,朱瞻基三叔赵王朱高燧险遭灭门。

  最终,因烹杀朱高煦而心中有了隐疾的明宣宗朱瞻面对朝臣的压力,不想再沾血亲之血的他对文臣再一次做出了让步,以‘依从朝中大臣之意,用无子之名废出身武将世家的皇后胡氏,改立出身文官世家的孙氏为后,同时立孙氏之子朱祁镇为太子’为条件,换取其三叔朱高燧一脉的性命与朝政上大臣们的拥护。

  但他小瞧了文武大臣对他朱家的忌惮。

  同年,在争权中成功得势的朝中群臣在确保朱氏皇位后继有人后,便趁明宣宗率军巡视北边时引蒙古兀良哈部族入侵会州,试图借兵除掉明宣宗,然后拿捏他的孤儿寡母。

  岂料朱瞻基本人常年出入军阵,对军事并不陌生,在临危之际果断率3000大军反破兀良哈部。

  此战,兀良哈被杀,兀良哈部被灭。

  同时,经过这一战,朱瞻基意识到了朝堂文臣已经不满足于治天下,开始有了掌兵篡天下的倾向。

  而后,不想出倾覆之祸的他为了自保,开始大肆弃土收权,甚至不惜放弃安南、漠南诸卫等地,也要将流散在外的兵权收回。

  结果此举激怒了朝中文武大臣,最终在宣德十年于乾清宫因病暴毙,享年38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mkan.cc。全民小说网手机版:https://m.qmkan.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